找到相关内容173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

    安定的作用。佛教所说的报应是指相应于自己的善恶行为所带来的善恶果报,所谓“善有善报,恶的恶报”,有今世报(现报)、来世报(生报)、后世报(后报)等的说法。佛教称行为为业,善恶行为的报应即善恶业报。业,...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1564458.html
  • 王恩洋:佛学通释(3)

    十一,有情果报不依一业决定,而随多业乘除。盖有于因缘果报不信而疑者,以为世多造善业而得祸害,行恶业而受福利者焉。苟因必有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者,然则何以解于此乎?曰,因果之理至赜,而前后左右之相关...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2964816.html
  • 《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

    29)  此处提到若有人书写此陀罗尼,将它置于高处,如高幢、高楼、高山上,或将它置于窣堵波(塔)中,则此人所罪业恶报皆可消除,不堕地狱等恶道的描述,诚然直接影响了唐人采取将此经镌在石幢上的方式,而创作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2064915.html
  • 王恩洋:《佛学通释》上卷(3)

    ,而随多业乘除。盖有于因缘果报不信而疑者,以为世多造善业而得祸害,行恶业而受福利者焉。苟因必有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者,然则何以解于此乎?曰,因果之理至赜,而前后左右之相关相感者无穷。盖在有情之一生,...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1864967.html
  • 慧能禅学思想研究

    个人的一念之间。他说:“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这样“一念恶报,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在其《无相...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0764978.html
  • 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

    吗?  事实上这种思想并不符合缘起法则,也不符合因果律。因果律讲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却并没有“苦有乐报”或“苦有消业报”。依缘起正见来看,人苦了解四谛,修中道行,种下了解脱因,才会有解脱之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34365182.html
  • 释藏青: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1)

    无名引起的。  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善恶因果报应的教义,认为人的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称为三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报应是通过过去{前世}现在{今世}和未来{来世}的三种轮回实现的。五蕴论是...

    释藏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1865207.html
  •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在伦理方面就展示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善因乐果、恶因苦果之说。这一学说为广大信徒的去恶从善的道德修持提供了坚实和有效的思想基础。   佛教认为,众生的身心活动不仅会给自身的生命带来果报,而且还会为...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4365234.html
  • 早期佛儒孝道观的比较研究

    子女的所作所为由子女来负责,父母的所作所为由父母来负责,这是不可以代替的。因此,父母是不可以享受子女所做善事的善报,或代替子女承受他们所做的恶事的恶报。所以,如上面讲到,佛教讲到报恩时,提倡子女劝说...

    广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4565819.html
  • 演培法师:人间佛陀(3)

    怎可这样称我?当知我已成为人间的佛陀,我已成为一切众生的父母,在我虽是其心如空,于诸毁誉无所分别,但是你们这样憍慢的称我,将来所受的恶报,确实够你们受的”!   五人听到佛这样说,更觉...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1365956.html